bet365官网地址  > 林业产业  > 林产加工

“十二五期间”林业种苗情况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板  发布时间:2017-12-26


  1. 种苗生产

  "十二五"时期,我省年产主要造林树种种子2.5万公斤,壮苗10亿株、其中油茶良种苗1亿株。基地供种率92%以上,良种使用率85%以上。省厅严肃查处违法生产、经营林木种苗和侵犯植物新品种权案件,2015年被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先进单位。"十二五"期间,全省查处18起案件,其中3起由法院审理终结;查处无证生产、经营种苗单位(个人)41家,注销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16份;销毁、封存劣质苗木600多万株、劣质种子7000多公斤,《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浏阳市、平江县被国家林业局纳入"种苗执法示范县"。

  2015年,全省共调剂主要造林树种种子近2.5万公斤。在种子生产调剂中严把质量关,对质量检验不合格种子及时销毁处理。2015年,省厅共集中销毁劣质杉木种子700多公斤,为林农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40万元。

  2.油茶种苗繁育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省油茶育苗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 "四定三清楚"原则,严把"三关",为全国油茶育苗树立了标杆。一是严把生产关。按照优胜劣汰原则,严格实施油茶育苗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经过几年的动态管理,全省油茶定点育苗单位由高峰期的78家压缩到2015年的51家,全部实行了"三苗"(分品系苗、两年生裸根苗、一年生轻基质苗)培育。二是严把品种关。根据良种选育进程与采穗圃经营管理水平,及时对油茶品种更新换代,先后依法注销了1个油茶品种和22个油茶采穗圃穗条的良种资格;从2013年起,公布并优先采用专家推荐的41个油茶品种育苗,2015年,又公布了分区域推广的34个品种,从源头确保了油茶种苗品质。国家油茶种质资源保存库和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继落户湖南,为油茶良种选育和育苗新技术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严把质量关。先后出台了《湖南省油茶采穗圃管理办法》、《湖南省油茶苗木质量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同时将油茶种苗生产和苗木质量检查结果分别作为全省绩效考核和省人民政府与市州人民政府"湘林杯"目标考核内容,并通过 "油茶管理质量年"等专项行动,有效打击了制售假劣种苗行为,压缩非定点育苗空间,确保了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2015年, 51个油茶定点育苗基地春季共出圃良种苗木5072万株。上半年全省定点育苗单位油茶芽苗砧嫁接近1亿株。

  3.种苗工程项目

  "十二五"期间,我省建成了以10个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为龙头、14个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为骨干、其他良种基地为补充的林木良种生产体系,国家级良种基地数量和建设管理水平居全国一流。新(扩)建种子园11 处,完成总投资5500万元,主要造林树种种子园升级换代工作圆满收官;2010年国家开展良种补贴试点,"十二五"期间,我省累计获得中央财政林木良种补贴资金9940万元、其中10个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获得3320万元。14个省级重点良种基地从2015年开始享受省级林木良种补贴。

  2015年,开展了第二批省级重点良种基地评选,从申报项目中筛选出8个种子生产基地作为我省第二批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争取省级林木良种补贴资金200万元。争取中央预算内种苗工程投资88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05万元,地方投资378万元。编制了10个国家重点良种基地2016-2020年发展规划。配合国家林业局对我省第一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进行了全面检查考核。

  4.国有苗圃

  "十二五"期间,一是国有苗圃摸清了家底。开展了国有苗圃调研,进一步摸清了国有苗圃现状,并按照分类改革、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苗圃改革经验。二是保障性苗圃建设成效显著。2014年在全国率先制定《保障性苗圃建设规范》地方标准,2015年出台《湖南省林业保障性苗圃建设管理办法》,首批认定15个省级林业保障性苗圃。通过保障性苗圃的示范带动作用,全省苗木生产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分散育苗向集中育苗转变,由传统育苗向现代育苗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大部分县(市区)主要造林树种育苗实行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

  2015年,开展了首批省林业保障性苗圃认定工作,对各市州推荐的国有育苗单位经过现场考察、专家评审、网上公示,15个基础设施较好、技术力量强、有一定生产规模、能为林业工程和产业发展提供良种壮苗,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苗圃成为我省首批省林业保障性苗圃。

信息来源:bet365官网地址管理员 | 责任编辑:bet365官网地址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