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页面调色板
】
发布时间:2017-05-11
同志们:
昨天下午,简短的开班仪式以后,有4位专家做了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经验和实用技术方面的介绍。今天上午大家又冒着萦萦细雨参观了油茶、毛竹等技术推广项目基地,考察了永州市林科所。下午,又召开了座谈会,总结了经验,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正如大家所评价,专家讲的精彩,做的精细;大家也是听得精力集中,态度端正,问得实在。培训班时间仅有一天半,但组织的精细,管理的上心。室内培训与现场参观相结合,既学到了专家的知识,也感受到了林家的乡愁。在春暖乍寒的时候,我们一路见证了林业科技推广的成果,领略了永州林业博览园的美景。永州近日虽然春雨绵绵,但我和大家脸上透露的是赞许和喜爱。就像孟浩然诗中写道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山峦叠翠,流水一江春,正是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真实写照。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重要时刻,省厅决定举办全省林业精准扶贫暨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培训班及工作座谈会,是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推进林业科技扶贫,着力建设生态强省的具体举措。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刚才夏艳萍站长做了很好的发言,我都赞成。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取得的成效
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是林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科技成果价值体现的载体,是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排头兵。近年来,各级林业科技推广工作部门,紧密围绕厅党组提出的"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生态城乡、绿色产业"四大主题建设的思路,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加大林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力度,为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民、生态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成果转化率不断提升。近几年,全省林业科技工作部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三个面向"的要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转变观念,积极创新,大力研发并转化了一大批符合五大发展理念、满足社会诉求、顺应国家重要需求的林业科技成果,完成了"锑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及应用技术研究"、"湘西喀斯特地区优良乡土树种栽培"等多项生态修复类科研成果,推广了油茶、酥脆枣、蓝莓、铁皮石斛、天麻、青钱柳等主要木本油料及林业特色资源新品种,成果转化率达60%。目前,录入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系统的成果有329项,居全国各省市之首。许多项目的推广应用,填补了省内乃至国内空白,特别是在生态修复方面,积累了较好的成果,为生态强省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操作的经验,初步形成了森林生态系统修复的技术集成体系,也为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是项目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科技推广好不好,全靠项目领路跑。推广项目行不行,全靠科技新不新。2016年,省厅瞄准科技扶贫主战场,立足本省林业科技应用短板,在争取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落实争取国家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20项,资金2000万元;争取国家重点县推广能力建设计划3项;实施省级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17项,项目资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为提高项目申报和实施的质量,进一步强化了项目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综合审定、项目审批等申报程序,同时,组织了对"朝霞等油茶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等18个项目的验收工作,所有项目均全面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和指标。其中,省林业科学院承担跨区域项目"朝霞等油茶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示范"获得国家林业局专家验收小组第一名的好成绩。湖南的推广项目管理工作得到国家林业局高度肯定,并在全国科技推广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
三是应用平台建设有新进展。为打造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洼地",搭建林业科技推广的平台,构建林业科技技术集成高地,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加速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先后建立了"湖南长沙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林业局油茶研究开发中心"(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南方油料能源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常宁油茶生物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推广平台,湖南成为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产业基地等3种林业科技推广平台的省份之一。通过林业科技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争取了国家、省研究、研发、推广专项87项,资金1.85亿元,组建了200余名人才的科技推广技术队伍,拥有研究员28人(二级研究员6人),完成了8个林业推广项目实施,取得了34项林业科技成果、专利,获得了12项省、国家的奖项,其中,"非耕地工业油料植物高产新品种选育及高值化利用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全省林业系统再添骄人成果。
四是科技服务成效显著。科技是推动精准扶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林业科技扶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对山区、林区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林业科技推广的任务首当其冲。为推动林区、山区精准扶贫工作,近几年,全省大力实施林业科技进村入户行动,林业科技进村入户县达38个,覆盖325个村5562户,建立示范点415个,示范面积10.7万亩,咨询人数4.8万人次,解决各类技术问题7581个;选派林业科技特派员597人,营建示范点482个,面积25.4万亩。进一步壮大了科技特派员队伍,推动了百千万科技进村入户工程,解决林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通过科技特派员和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的带动,建立了一批如祁东酥脆枣、南岳雷笋等具有高科技含量、带动力强的示范县、示范园区,形成了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示范体系。
五是培训工作如火如荼。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发家致富的技术,是精准扶贫的百年大计,是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林业科技推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传播先进的林业科技技术。全省在实施林业推广项目中,依托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仅去年一年,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共组织各种专题培训班500余期,参加培训的学员有3万多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基层林技人员和林农的林业知识、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了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能力;形成了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为主体、市县林业科研单位为桥梁、县乡林业局为载体,惠及千万林农的林业科技培训网络,以一带十、以十传百、由点到面、跨乡跨县的林业新技术、新技能培训体系初步形成。
二、切实加强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规范管理
科技推广是整个科技工作的重要一环,科研成果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及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只有通过实施推广项目,建立推广示范基地,做给林农看,带着基层干,把真经传授给务林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从高楼深院到田间地头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把林业科技成果的巨大潜力和作用发挥出来。
(一)严格把握项目实施的要求。坚持以项目规范化管理为核心,按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一要严格遵守财务制度,把钱实在刀刃上,该花的钱必须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用。科技推广项目讲求的是科学性,不光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科学价值,体现的更多的是用钱的科学态度和合理性。要用科技项目推广的理念,努力提高来之不易的项目和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二要严格项目实施的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科技推广项目的质量是林业科技的生命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是科学文化产品,并且既是有形产品,也是无形产品,其社会价值大于货币价值。要按照项目设计项目目标、项目内容,采用相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科学组织实施。要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项目,以科学的原理指导项目,以科学的技术实施项目,努力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三要严格项目查定验收。项目实施有时间的限制,项目推广成效的影响却是无限的。要确保完成一个项目,就有一个好的项目推广成果,就能影响和带动一方林业产业、生态建设的创新,就必须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与考核,以验收考核来检验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成效,努力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水平。总之,科学研究允许失误、允许失败,但是科技推广不允许再失误、再失败。科研成果达到了推广的层次,虽然有试验的成分,但终究是成果的推广应用。要努力克服推广工作中的"即时攻坚多,长期坚持少"的问题,要努力扩大科技推广的效应。
(二)把握项目实施的成效。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生命力,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的推广价值或成效是林业科技推广的生命力。科技推广项目成效的好坏,取决于推广项目应用水平、应用程度、应用范围,要把科技成果转化,根植于山头地块、田间地头、山区林农,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领域,把林业科技推广融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发展愿景"大局中予以谋划和管理。一要抓好项目的设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三个面向",统筹林业产业供给侧改革、科技扶贫、生态强生建设,把握林业科技推广的落脚点,瞄准林业科技推广的突破点,找准林业科技推广的结合点,从林业科技推广项目设计这个源头做起,做好的项目,做好项目。二要抓好项目的实施。好项目是基础,做好项目是关键。做好项目必须要有好条件、好要求、好质量、好效果。用最好的技术成果、用最好的实用技术、用最好的科技人才、用最好的科技手段、用最好的实施模式。总之一句话,就是好上加好、良苦用心地予以组织实施,确保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取得最佳的成效。
(三)把握项目实施的经验。召开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座谈会,就是要总结好的典型和经验,就是要发掘新的推广模式、推广手段和形式,就是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即时商讨解决。验收考核是检验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的质量和水平,科学组织实施林业科技推广项目是确保项目实施的成效,总结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实施的经验是确保项目推广的深度和广度。总结推广科技推广项目经验,是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任务。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省厅准备启动林业科技推广和科研评估报告制度,按照省厅统一要求的内容和规范,上报项目推广和科研工作进展情况,实行年度、中期和终期评估报告制度。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林业科技推广和科研项目申报、项目筛选、项目安排管理。二要做好项目经验的推广工作。坚持持之以恒,充分发挥科技推广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抓好项目的日常经营管理。至少要做到有看的、有学的、有用的林业科技推广项目。至少要长久保存一套资料、一个视频、一个PPT、一个现场、一套标识、一个展室。要把以上要求作为林业科技推广和科研项目实施和验收考核评估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求。
三、以生态强省建设为目标,推动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上新台阶
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从绿色大省向生态强省转变"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历史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重大举措,对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深远。抓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对生态强省建设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真正把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放到引领发展的火车头、促进发展的动力源、提质增效的助推器的高度来认识,并高度重视。结合当前林业科技推广工作面临的形势,以生态强省建设为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作用,提高生态强省建设的水平。
一是发挥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近年来,我们围绕全省林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以林业科技推广项目为载体,以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为纽带,加强了对科技成果的组装配套,建起了一批各具特色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标准化示范区,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点面结合的林业科技示范网络。中央财政投入资金建设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目的是树典型、做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林农、企业学会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增收致富。但从目前情况看,有些科研基地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长期保存意识,项目验收结束,基地管护同时结束,科技人员和推广人员对旧的基地撒手不管,又重新忙着上新项目建新基地,背离了中央财政资金扶持的初衷。今后申报审批科技项目,不仅要审查新建项目内容,而且要把科研基地管理水平作为重要立项审批依据。项目将重点向林业长期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倾斜。要把这些科研试验示范基地打造成林业科研的孵化器、科技成果的展示园、科研人员的练兵场,成为一个地区林业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科技推广平台建设。科技推广平台是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是聚集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基地。各地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通过林业科技推广标准站、林业科技示范园、林业工程技术中心、林业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一批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要将标准化示范区、科技平台建设融合到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和管理中,按推广项目的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实施和统一验收。要通过完善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和项目管理系统、加大林地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林农对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的知晓率和使用率,融合形成"互联网+"科技服务链。要通过项目培训、科技特派员培训、重要林事现场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等,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培训机制,培养一大批学科学、用科学、懂管理、会经营的科技致富带头人,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林业科技成果培训服务平台。
(二)充分运用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保障作用,加大林业科技扶贫的力度。
一是立足科技推广,指导发展"一县一品"特色林业。结合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依托各地林业资源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科技成果,积极实施成果转化工作,指导发展"一县一品"特色林业。加大林业科技推广资金向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通过整合资源资金、多方合力参与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以推广基地建设为契机,打造林业产品加工集群,由林产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通过加工带动消费,通过加工促进产出。
二是着力抓好科技服务,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科技特派员工作源于基层探索、群众需要、实践创新,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各地方在实践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科技特派员创业与服务模式,为引领林业产业发展、促进精准扶贫做出了重要贡献。各单位要根据当地生态扶贫、产业扶贫的需要,积极开展林业科技特派员和林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加大对具有示范性、辐射性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力度,打造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行业品牌,实现转化一批成果、培育一批企业、提升一批产业的目的。
三是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林农素质和脱贫致富技能。实现培训目标精准、培训机制长效,抓好林农、林业大户、林技人员的培训工作,实行专题化、系统化培训,培训内容要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对接,有效提高培训人员的林技水平,确保培训对象"学得到、带得走、用得上、脱得贫、致得富"。要围绕补齐现场技术示范、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传统农民培训中的短板,精心培训、长效管理、大力扶持,让新型职业林农成为全省发展现代林业、促进产业精准扶贫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三)充分利用林业科技成果的引领作用,提升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林业科技在生态强省建设工作中起着支撑、引领、先导作用,其着力点应当紧紧围绕林业的中心工作去超前谋划、提前布局。但从目前情况看,各科研机构在选择科研及推广项目时,与林业中心工作结合还不够紧密,与林业实际需求也有一些差距。近几年,国家和省厅先后制定生态修复、森林抚育经营、退耕还林还湿等重点政策,这些政策与农民的增收致富、与科技项目的推广应用、与生态强省的战略布局高度契合,但在每年成果研发中,关于这几个领域的都不够多,今后各单位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凝练出一批事关全省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成果,力争在生态构建与环境修复技术,重大灾害防控技术以及林药、林化、林下复合经济、庭园林业经济新模式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林业学科的发展应注重发挥优势,补齐短板,这次会议后,各市要组织有关单位和科技人员,寻找制约林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科研瓶颈,提出一批需要研究和推广的重点科研课题,及时报送省厅研究,不断提升生态强省建设质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志们,做好新时期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各级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人员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科技致富林农贡献力量,为建设生态强省,奋力开创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光辉未来做出更大贡献!